瑠公報導 >> 工作日誌

工作日誌

104年6月份重要會務工作

2015-07-01/瑠公管理處

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會務報導

1046月份

辦理自衛消防編組訓練講習 增進防災知能 

近來地震頻繁,對地震及其所衍生的災害如何緊急避難、逃生防災,已成為人們日常必備的自救、救人知能。鑑此該會於64日上午10時在6樓會議室,擴大辦理有關地震防災避難引導演練、消防設備實施應用等講習課程,學員除該會同仁外並廣邀承租瑠公復興大樓的6家公司員工共同上課,講習由財務組李學仁組長主持,邀請消防專家高士峰博士擔任講師。

講習課程計分三個階段進行,先由講師重點講述發生地震的原因、影響及災害,如何防災避難等等,再將學員任務編組,各司防難工作,於地震發生火災之模擬情境中,從事實際操演,講師在旁指導並糾正學員缺失,一再重來要求動作確實,實作完成後即舉行講評與有獎徵答,以加強研習實效;整個活動於中午12時結束。

該會依規定每半年舉辦一次是項講習,用心規劃、準備充份、為求講習延展績效,多年來邀請高博士設計課程、編輯講義、高博士對大樓環境熟稔,消防設備位置及操作都十分瞭解,在啟發學員學習動機、興趣上,尤其獨到,教學經驗豐富,使講習達到事半功倍效果。(宗才寧)

台灣地區水利節大會表揚績優人員

農田水利會聯合會於62日上午假高雄市蓮潭會館,隆重舉行台灣地區農田水利會慶祝水利節暨資績優良人員表揚大會,這是水利界一年一度的盛事,各地菁英齊聚一堂慶賀屬於自己的節日,場面十分熱鬧,其中最受農田水利從業人員矚目與鼓舞的是:經各地水利會依據聯合會的敘獎標準,遴薦經過長年辛勞服務的資績優良人員,參與嚴謹公正甄選脫穎而出獲得殊榮,業於當日大會上接受公開表揚。

該會獲獎項目與人員分別是:績優會務委員-周世賢、林雲龍、周福來等3人;模範水利小組長-李春福、邱金堂等二人;工作楷模人員-吳仲榮(本會總務組長);資深績優人員-張玉鳳(本會人事主任,年資45年)。

該會計有七位人員獲獎,咸認實至名歸,渠等優異表現,已成為該會員工及義務幹部見賢思齊對象。(宗才寧)

紀念瑠公開圳275年 舉辦水利節慶祝大會

今年適逢瑠公開圳275年,為紀念先賢,該會與郭錫瑠先生文教基金會共同策劃邀請學者李宗信助理教授費時兩年餘主編「瑠公大圳」學術論著,恰於水利節前夕問世;三件值得推贊的事項,促成該會與基金會於69日上午930分聯合舉辦瑠公開圳275年紀念暨水利節慶祝大會。

大會主要邀請貴賓除農委會、台北市政府官員、農業工程研究中心許文富董事長,另邀請與該會相關之台北市瑠公農業產銷,中正農業科技社會公益等五個基金會董事長、執行長、組長及工作人員約150餘人參與,可說是「瑠公人」共聚一堂的家庭盛會。

該會會長林濟民致詞強調:藉慶祝活動,除感念瑠公及前輩們前赴後繼的努力與奉獻,造就了本會砥礪向前永續經營的動能,為會員、農業、社會做出貢獻;同時藉這個場合頒獎表揚本會績優有功同仁、致贈獎狀感謝熱心會務之會務委員、資深水利小組組長曁三位前會長也是目前禮聘的本會顧問,陳烱松、周清標、林錦松,敬致功在水利感謝狀,以策勵來玆、見賢思齊。

長官與來賓受邀致詞亦紛紛讚譽該會及相關基金會,全方位推廣農業工作及服務社會的貢獻。真正發揚了瑠公大愛精神,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造福民眾。

大會另一重點是,除舉行頒獎表揚及致贈感謝狀予優異人員活動外,即是分別聆聽李宗信老師介紹大作「瑠公大圳」一書及洪旭偉執行長的飲酒-酒精的代謝專題講座,兩位講師博才多學、引經據典、論述精彩,場眾無不全神灌注聽講,大會在講座結束後於中午1140分劃下圓滿句點。(宗才寧)

編印「瑠公大圳」新書 為歷史留下見証

台北市在台灣歷史上是都市化變遷最為快速、劇烈的地區。造就今日的繁華與現代化,實可肇因為275年前郭錫瑠先生在新店的青潭口破土鑿陂圳,歷經克難30年完成了「瑠公圳」,豐潤了台北盆地農田,也為台北爾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隨著歲月流轉,歷經清代、日據、至現代,瑠公圳在各時期亦呈現不同之風貌;該會承繼經營瑠公圳灌溉事業,體制與名銜因應當時農業推展與時代演進亦多所更迭,直至民國57年台北市升格為院轄市,改組為「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沿續至今。

這些事蹟,在本書出版前,坊間雖然論述瑠公圳的著作所在多有,唯尚無一本有完整而有系統的論著,所幸在前會長-財團法人郭錫瑠先生文教基金會陳董事長烱松擘劃及該會林會長濟民配合下,力邀對台灣水利發展種切及瑠公圳有深入研究的彰化師範大學李宗信助理教授主筆這本「瑠公大圳」論著。

李老師治學謹嚴,他從學術探究角度,採取科學研究方法,多方慎密蒐集相關中外書籍、論文、民間、地方文獻及官方文書無數,在浩翰如海的資料中爬梳整理,費時二年方得完成,藉本書與瑠公鑿圳史實暨本會發展歷程相連結,貫穿成一脈絡相通的會史,不但作為瑠公圳建圳275年紀念獻禮別具意義,也讓讀者能深入完整瞭解瑠公圳、該會與台北共同成長的故事。(宗才寧)